據了解,大商所農產品事業部相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林木領域的首個期貨品種,大商所在“兩板”期貨研究過程中,本著服務實體經濟、貼近現貨需求的原則,尊重現貨貿易習慣,通過廣泛調研,設計了纖維板和膠合板期貨合約。這位負責人說,纖維板和膠合板的產業鏈上游銜接木材與化工原料,下游涉及家具、裝飾、包裝和汽車制造等產業,大商所“兩板”合約交易標的選擇了其中的中密度纖維板和細木工板,是緣于這兩個品種在各自細分市場中的代表性地位。
關于500張/手的交易單位設計,該負責人表示,按照目前纖維板、膠合板的均價分別約為75元/張、125元/張計算,1手合約價值分別為37500元和62500元。按照交易所5%、期貨公司8%的保證金比例計算,保證金分別為3000元和5000元,與豆粕、焦煤等較活躍品種的保證金水平相當,有利于價格發現功能的發揮。
在報價單位的確定上,該負責人說,在纖維板行業中,立方米報價、噸報價以及張數報價等方式均存在于現貨貿易中,但使用的場合有所不同。國家各級統計部門多采用立方米作為報價單位,出口時為了符合國際習慣多采用噸報價,生產企業多采用立方米報價,而經銷環節則多用張數報價。目前國內較大型的市場,如杭州夾板市場、廣州魚珠木材市場以及諸多行業資訊機構的采價與報價均采用張數報價。在膠合板行業中,除了國家海關總署在統計進出口總量時采用噸為單位,以及國家統計局在統計時采用立方米為單位之外,現貨貿易均采用張數為報價單位。此外,兩個品種的國家標準中,也是通過張數來確定檢驗樣本的大小與抽樣的數量。因此,大商所選擇元(人民幣)/張作為報價單位。
在合約月份的選擇上,該負責人對期貨日報記者說,纖維板和膠合板的生產本身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除1月、2月受假期等因素影響,產量有所下降外,各月產量沒有明顯差異。考慮到經銷模式在“兩板”貿易中占據了70%的份額,剩下30%的直銷模式多為固定長期合同,而經銷商普遍有庫存,因此各個月份都存在套期保值的需求。“兩板”運輸多采用汽車運輸,且貿易半徑較短,不存在交割不便等方面的難題。因此,大商所將1至12月均作為合約月份。
中國林產工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兩板”價格波動劇烈,給現貨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風險,大商所“兩板”期貨合約設計很好地貼合了現貨貿易習慣,兩板期貨的上市,將為現貨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