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的大力扶持推動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環保領域PPP模式勢頭強勁。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20%的速度增長,環保投資達3.4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62%,占到GDP的3.5%。
“有價值”的項目成為黃金資產
當前,政府加大了生態環境政策支持力度,出臺了史上最嚴格的新環保法,明確了“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環境監測指標和考核目標,參與模式從政府主導向市場化改革轉變,社會資本參與環境治理。
當越來越多的環境價值和環境資產被資本識別,由資產變成資本,又進入融通變成金融概念時,就使得環保產業越來越多地與金融融合在一起。
環保產業的收益形式常常被認為是低收入、穩定收益、低風險的,這在過去并不被資本市場所“待見”,因為搞房地產、股票等很容易獲得更高的收益。但現在,隨著其它領域回報率下降,環保產業由過去的“沒人要”,變成搶不到的“黃金資產”。
在二級資本市場,環保板塊中長期表現也印證了上述情況,中證環保指數3年漲幅達136.31%,僅次于創業板,略強于中證500,環保行業中長期收益相對較好。
據悉,按照自來水、污水處理企業8%—9%的收益率,20年—30年的有效回報期,這些項目都變為了資本眼里有“價值”的項目,從而持續推動環保產業進入資本融通時代。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