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市場低迷 堆到發霉無人問津
我國是木材資源匱乏的國家,從1998年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大量的木材使用都依賴進口,僅2014年一年,進口金額就超過11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正是看中其中巨大的利潤,不少人紛紛轉行做起木材貿易,但是讓木材商們始料不及的是,今年以來,木材市場卻一下子低迷起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央視財經記者
王允彤:這里是重慶市區內一家比較大的木材加工和交易市場,大家從我身后可以看到,這條街上空空蕩蕩,幾乎看不到行人。我從來到這個市場到現在差不多光了有一個多小時,也沒有看到任何買家。我看到這些原木和加工好的木材就這樣堆在路邊,我們可以來看這棵原木,它的外表已經開始變綠了,說明它已經發霉了,那么從它的儲存期來計算的話,這棵進口來的原木,至少在這里堆放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都沒有等來它的買主。
像這樣發霉的木頭在市場里隨處可見,記者在市場里走了一圈,路邊都是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原木,還有加工好的建筑用板材,很多木材上面,都生出了一片片的綠斑。木材作坊里的工人告訴記者,如果天氣好的話,這些進口原木最長能保存半年,但是南方的夏天多雨潮濕,一般兩個月木頭就要發霉了,而發霉的木材就根本沒法賣了,所以這些加工作坊都比較冷清,幾十家作坊的市場里,只有零星幾家在開工。
木材加工工匠
陳師傅:房子不好銷售,木材也比以前便宜,反正沒有以前生意好。
央視財經記者:以前生意好的時候很忙嗎?
木材加工工匠
陳師傅:反正天天都有事干嘛,像現在只有半個月時間來做工,半個月時間來休息。
陳師傅告訴記者,從2010年開始,木材加工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他們都是進口國外的木材,加工好了賣給下游的經銷商,但是銷售價格一直在跌,現在經常是成本和售價出現倒掛,于是很多加工作坊都停工了。木材銷售火爆的時候,他這個作坊一個月的加工額能達到12萬,現在只有5、6萬的生意,除去成本,加工費也就賺幾千塊錢,勉強維持生計。就在這個木材加工區的隔壁,有一大片木材銷售市場,與加工生意一樣,銷售也是一片冷清,在市場中間的空地上,運輸車輛都停在一起休息,剛過中午,就有不少家店鋪大門緊鎖,結束營業了。
木材經銷商:你看,現在的時間顯示快到6點了,它走得很快,沒有生意不好做,時間都要走快一些。
這位木材店的老板說,她已經有十多天沒來店里了,墻上的鐘壞了也懶得去修。店里已經幾個月沒有收入進賬了,桌子上的點鈔機和刷卡機也都用布蓋起來了。
央視財經記者:驗鈔機好久沒用了?
木材經銷商:對啊,沒有現金嘛,怎么用驗鈔機啊。
木材店老板告訴記者,她賣的大部分都是建筑板材,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房子賣不出去,工地上就沒有多余的錢來付給她們貨款,店里已經沒有流動資金來運轉了。
木材經銷商:沒有利潤但你把店已經開起來了嘛,肯定要慢慢維持下去,看今年維持過去了,明年再說嘛。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