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調查了解,紅木市場在2月下旬的走熱,讓木材商家都產生了這樣一種錯覺,那就是紅木市場將一直保持旺熱的勢頭繼續發展下去。然而進入4月之后,木材商家卻突然驚覺,靠不斷流入的熱錢過分炒作的紅木市場可能即將面臨調整期。而調整期到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木材市場變得沉寂起來,原來“車水馬龍”的市場突然變得“門可羅雀”,甚至有商家用市場經歷“非典”來形容市場人氣。原來不斷易手的木材突然沒有人愿意接手,持續的貨源涌入使得木材市場隨處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大果紫檀、巴里黃檀等紅木原材的身影。
隨后接連幾個月的持續低迷交易才讓木材商徹底從美夢中清醒過來:中國木材市場調整期已經到來!但想“剎車”已經太遲,堅守了漫長等待后,在資金壓力下,木材商終于挺不住,在十一月份倉惶解套,大幅讓利減倉,然而收效不明顯,因為缺錢不單是木材商,家具廠商也同樣缺錢,過多的成品積壓已經讓下游廠家而對價格迅速下滑的原材料也無力接盤,國內木材市場市場也因此陷入了僵局,越降價越沒人買。
到12月,大果紫檀直徑20-30cm、新料價格報1.5-1.6萬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8000-10000元/噸,鳥足紫檀直徑20-30cm報1.2-1.3萬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8000-10000元/噸;微凹黃檀普通長料報3.7-3.8萬/噸,較今年高峰期跌4000-5000元/噸;交趾黃檀直徑15-25cm、長料報9-10萬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3-5萬元/噸;刺猬紫檀報3300-3800元/噸(產地包括岡比亞、比紹),較今年高峰期跌1500-2000元/噸,奧氏黃檀直徑20-30cm、長料報2.1-2.3萬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3000-5000元/噸;闊葉黃檀原木報1.6萬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2000-3000元/噸。
普通材料如鐵木豆、紅檀香等家具用材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12月鐵木豆3600元/噸,較今年高峰期下跌1400元/噸;紅檀香4300-4500元/立方米,較今年高峰期2500-3000元/噸;闊變豆8300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3000元/噸。小葉紅檀原木6000-7000元/噸,較今年高峰期跌2000-3000元/噸。
雖然說國內木材市場的回調是在預期之內,但長期低迷卻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且在低價的情況仍是地量成交更是讓人擔憂。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