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14年紅木瀕危樹種市場規范專項活動的通知
各紅木相關企業:
201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修訂后,交趾黃檀、檀香紫檀、盧氏黑黃檀、微凹黃檀、巴西黑黃檀、中美洲黃檀、伯利茲黃檀等7個紅木樹種列入瀕危樹種進行保護,并在國際貿易中受到嚴格管制。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林業局等部門提出的相應政策以及采取的一些管控措施,我會都及時傳達并落實推進。同時,國際組織也致函我會,希望我會加大紅木資源和市場的行業管理工作。
經過深入市場調研,當前瀕危紅木樹種商品市場仍然存在管理缺乏、秩序混亂的諸多問題:很多企業沒有明示瀕危紅木樹種標準商用名稱等信息。甚至,市場上假冒偽劣,參雜使假,以次充好,白皮嚴重超標等現象多有發生。如:以染料紫檀(科檀)冒充檀香紫檀(小葉紫檀),以奧氏黃檀、巴里黃檀和微凹黃檀代替交趾黃檀等等問題,嚴重影響并擾亂了正常的紅木市場流通秩序,不僅侵害了消費者利益,而且危害了誠信經營、生產真品的企業,給紅木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極為不良的影響。
為此,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紅木流通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紅木委)決定開展“2014年紅木瀕危樹種市場規范專項整治活動”,以國家有關部委的政策要求為基礎,以《紅木商用名稱》等標準為依據,依托國家級權威檢測機構的技術力量,充分發揮中國紅木委引領行業發展的職能,通過對紅木相關企業瀕危紅木樹種材料及其制品進行嚴謹、科學和權威的各類檢測鑒定,以及建立瀕危樹種紅木商品數據庫檔案等工作,確保此類紅木商品的材質真實可信和可追溯、可追究機制,以維護企業信譽,保護企業和消費者利益,規范市場秩序,促進紅木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凡參加“2014年紅木瀕危樹種市場規范專項活動”的紅木相關企業,須將瀕危紅木材質抽樣送交“中國紅木委紅木與紅木制品檢測中心”,中國紅木委將根據檢測結果出具權威檢測報告,并將對確定為7種瀕危樹種的紅木商品出具《中國紅木委“瀕危樹種紅木商品”證書》,同時提供統一認定標識。之后,還將對獲得認定的產品進行系列編號并錄入專項系統數據庫,以備企業和廣大消費者查詢和追溯。
我們相信,隨著本次活動的深入開展,以及廣大企業和消費者的廣泛支持和認可,“瀕危樹種紅木商品”認定標識必將成為業內廣泛認同的一項標識;消費者在今后的購買收藏中,必將優先選擇獲得認定的紅木商品;獲得認定的企業,也將減少銷售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對中國紅木行業的整體健康和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具體相關事宜,請與中國紅木委聯系。
2014年5月10日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