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板材網】板材行業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市場蕭條帶來的沖擊,更包括中國廣大地區用工難的壓力,以及土地、材料、物流等制造成本的不斷攀升,再加上來自政府和社會層面對板材業的擠壓。未來,板材企業勢必面臨不得不轉移或升級才能夠繼續生存的局面。這已經不再是一句唬人的口號了。
市場壓力升級 板材企業2012如何生存?
賣場擴張帶來的連鎖反應
盡管板材整體市場呈現下滑之勢,但縱觀全年,不難看出板材流通賣場并未停下其擴張的腳步。
通過走訪,一些企業的經營者認為賣場應該連通廠商和經銷商,共同面對市場的寒冬,應該合理有序的建設渠道。
工廠渠道收縮
直營或“被”直營市場萎縮,經銷商盈利空間縮水,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很難保證渠道的優質率,反而要浪費很多的資源去維持原有渠道的生存,對于一些擁有龐大市場渠道,而渠道又出現大量不良經營的企業,這個投入就變得十分巨大。2011年,很多龍崗品牌企業開始對原有渠道進行有效整合,對于一些區域市場常年不盈利的店面進行調整。但從品牌影響的角度而言,店面撤銷對企業和品牌在當地區域的負面沖擊非常大,企業往往不到萬不得已不愿意采取撤出的措施,而是接過經銷商的店面,改用企業自營的方法經營市場。
家居企業直營渠道其實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措施了,例如曲美、美克美家等都是比較成功的案例。但對于一些實力和規模較弱的企業而言,直營渠道還有存在一定的風險,早期人力、物力的投入,后期的遠程管理等,都是決定直營渠道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所以企業直營大多選擇一些一線城市,或者就近原則,板材企業大多數情況會首先國內大城市選擇直營;而對于一線城市而言,企業直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銷售,更希望在品牌影響力和示范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歸根結底,很多企業在市場正常增長,企業保持發展的情況下是不愿意輕易嘗試渠道直營的,可以說目前很多企業是在逼不得已,經銷商不愿繼續經營的情況下被迫選擇了“被直營”。
危機中出手風險小
無論是直營也好,還是被直營也罷,包括將市場渠道擴張到一些之前未涉及的區域,加大一線城市高端市場的營銷力度,或者一些企業選擇渠道下沉等,在2012,企業都希望占領更大的市場區域,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只有加大打擊面,才有更高的幾率獲得利潤增長點,在市場萎縮的前提下,才能保證企業的良性發展。
從另外的角度分析,市場的蕭條也為企業帶來了一些利好的因素,例如賣場在招商吃力的情況下,已經開始選擇降低租金,同時賣場位置的調整,也使得一些中端品牌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比以往更好的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嘗試一些新的區域市場,成本的降低將直接導致風險的降低,這也許算是危機中的機會之一。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