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應美國硬木膠合板公平貿易聯盟及其6家會員企業的要求,美國商務部對從中國進口的硬木膠合板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宣稱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硬木膠合板的傾銷幅度從104.06%到114.72%不等,補貼幅度則超過2%。2017年4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初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硬木膠合板存在補貼行為。
作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最嚴重的經濟體,中國成為反傾銷的最大目標已超20年。一邊是來自出口國的“雙反”打壓,另一邊是來自原材料進口國木材來源合法性的困擾,被動的局面下,中國林產品行業上下積極應對的態度從未改變。
壁壘重重 處境被動
我國是缺林少材國家之一,木材供應缺口大量依賴進口,是僅次于石油和鋼鐵的第三用匯行業。近年來,隨著建筑裝飾和家具業的快速發展,國內木材需求量急劇增長,木材供應的缺口越來越突出。發展人造板工業有利于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是節約木材資源的重要途徑。
放眼國際市場,中國以其人造板和木制家具所具有的低成本、款式新穎等優勢,成為人造板出口大國。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人造板工業是重要的出口創匯部門。但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木制品生產及出口能力的提高,加拿大已感受到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同時,加拿大人造板雖然有一定規模,但主要集中在膠合板,刨花板等板材仍需大量進口。中國可利用加拿大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的機會,進一步拓展木材建材和家居的北美市場。
伴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與發展空間,近年來,中國在對外貿易中時常飽受來自歐美國家“雙反”調查的困擾,應對各類貿易摩擦已成為我國出口貿易的新常態。人造板領域也不例外,膠合板產業已是貿易壁壘的重災區。
4月18日,美國商務部作出對華膠合板產品反補貼調查初裁,裁定中國兩家強制應訴企業圣福源與東方柏利補貼幅度分別為9.89%與111.09%,其他企業為9.89%。
我國商務部發言人回應此事時表示,美商務部在反補貼調查初裁中,無視中國企業的積極配合,對一家強制應訴企業,錯誤使用數據抬高了電力和土地采購項目補貼幅度;對另一家強制應訴企業,未給予充分的抗辯機會,適用“可獲得的不利事實”裁定懲罰性補貼幅度。中國涉案企業對美方嚴重損害其利益的做法十分不滿。
健康優質 企業自救靠產品
林產品國際貿易這盤棋中,中國不是規則的制定者,很多時候只能作為被動的一方。大而不強,是中國膠合板、木地板產業的現狀,或者說是整個中國林業產業在轉型陣痛期的必經階段。
自2012年美對華膠合板“雙反”調查上訴中方勝利兩個月后,以哥倫比亞公司為首的美國膠合板產業再次向美國政府提交申請,要求對進口自中國的硬木膠合板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本次訴訟中,起訴方一舉列出了942家中國的膠合板生產和出口企業,并聲稱從中國進口的膠合板的反傾銷稅率高達105.94%,且在反補貼調查中,列出了七大類共計33個補貼項目要求被調查。
2016年,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組織召開了多次會議,就如何應對貿易摩擦,與政府專家、企業代表展開交流討論。積極應對貿易摩擦,維護行業共同利益,是業內一致的聲音。企業應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生產出高品質、健康綠色的產品。
目前,人造板產業仍存在產能過剩、競爭激烈的情況,長期來看,環保成本上升將不斷擠壓中小企業本就微薄的盈利空間,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必然事件。對此,傳統人造板企業須根據市場需求,加快轉型步伐。未來兩種人造板企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有望在行業洗牌中橫向擴張市場份額:一是本身具備一定品牌效應的人造板企業,可選擇向下游家居產業延伸,在擴容人造板產品需求的同時,有效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二是以自有林木資源供給原材料的人造板企業,這類企業的原材料成本波動較小,在下游需求不景氣的情況下仍能保證盈利空間。
各方配合 促進貿易合法性
中國森林資源相對缺乏,原料供給主要來自東南亞、俄羅斯遠東以及中非等國家,而這些國家由于森林保護法律體系不夠健全,導致木材采伐的合法性成為木材進口和林產品出口的敏感問題。一些林產品在發展中國家被認定為合法,而在其他國家,可能會被認定為非法。進口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將減少從這些發展中國家進口林產品,導致他們出口量大幅下降。
森林認證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在全球范圍內,特別是發達國家之間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認識到,以森林可持續經營為基礎的林產品貿易也能促進環境保護。森林認證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以市場為基礎,并依靠貿易和國際市場來運作。
森林認證發展至今,已擁有強制認證、環境服務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多種類型,一個認證項目也可能包括幾種認證類型。一方面,細化的認證項目為木材的采伐制定了規范,對于環境保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另一方面,陸續出臺的各類認證也阻礙著貿易交流,在很多國家,木材來源的合法性是林產品采購的一項最基本要求,然而要獲取林產品來源信息,其程序紛繁復雜,且成本高昂,因此也大大提高了出口企業的經營成本和貿易風險,使之成為一道綠色壁壘。
落實各類森林認證,只靠一紙文書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多方配合。例如中非、中加間的木材貿易仍以原木為主導,要鼓勵當地木材加工業的發展,緩解甚至杜絕非法采伐,不僅需要政府對當地具有附加值的木材加工業大量投資,也要動員具有當地相關專業知識的社會力量,提高社會認可度,共同促進合法木材經營。
網友留言評論